10年之后的那些数据都是靠二胎抻着,第一波二胎刚好教材改版,养老大的经验都不适用了,到现在二胎大一点的刚刚上初中或小学高年级,文化课试卷的难度一年比一年难,想要精养孩子的二胎家庭,光卷文化课就要头秃了,于是各种负面吐槽,后面结婚的小年轻看了前人的惨烈,哪还敢生!
网友2:我出生的时候赶上了人口高峰期,我延迟结婚,延迟备孕,延迟生小孩,就想着能让我家孩子不要像我当时一样那么卷,压力那么大。可是结果呢,我小孩出生的时候碰上了二胎放开,又赶上了一个人口的高峰期。我这么难了,我的孩子为什么还要这么难?这种情况下,我所有的精力分给他都不够,更别提第2个第3个了。
网友3:买了紧邻小学的学区新房但因挖窟窿划片未被划入片区,每年入学季家长们都会去教育局,然后通过物业(又强制缴纳物业费)报名才能入学。希望四年后上初中时不再艰难,不再要求户口、房产证、物业费、水电气发票为难家长。
网友4:本质就是大家都没钱。 生育要花钱,养育要花钱,养老金解决的都不担心生育。 男人有钱了,女人何必要职场赚钱。生育有好处女人才联担心压力。 过多媒体传播解决不了问题。 问题职业回报收入太低。
网友5:60、70念代出生的人家家至少都是2到3个孩子,也是这一代开始了计划生育,家家都成独生子了,这代人农村的基本还是俩个孩子。后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当时60、70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试想如果不是计划生育的影响,一家应该有俩孩是正常的,多了也不敢生,正常发展现在到了婚龄的也应该还是一家俩孩,所以到现在喊人口锐减应该是计划生育那个年代的后遗症开始出现了。
网友6:未来可能会向小学中学大学蔓延,师生比可能会超编,而且会低年级向高年级增加,一冻结招聘,二增加课程,三小班化,四定蛋糕,比方说有原来可能老师一万一个月,现在比方说降个2000到4000,但是用省下钱多招几个,实现小班制 但是总的工资是不变的!
网友7:不生孩子最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钱,孩子生下来买奶粉,买婴儿用品,长大一点,学前教育,幼儿园,兴趣班 2时间,孩子要照顾,自己又还要上班,家里父母没在面前的自己带,要么就是请保姆带。在面前的有时候又不放心,一个人出来带小孩,经济压力又大一点 3怕,生1个孩子,家里条件还能过去,生两个小孩,有些都要想一下,生三个的都是极少数,小孩多一个,自己压力就要重一半。特别是第一胎是个儿子的,第二个肯定都怕生,如果第一个是女儿。有些还能想一想 所以归根结底,生小孩第一是要钱,第二还是要钱,第三更是要钱。
网友8:有能力的就生,没能力的就不生,也算一种优胜劣汰吧。人口降下来个人得到的资源就多,社会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怨言,是利于社会发展的。我觉得政策方向有问题,应该加速这一进程,而不是鼓励生育!
(责任编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