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八政,食為政首。”国家统计局7月10日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单產持平,夏粮总產量14973.8万吨(2994.8亿斤)。夏粮稳產丰收,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不仅為稳定全年粮食生產奠定了坚实基础,更為应对復杂严峻国际形势、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夏粮生產并非一帆风顺。自3月以来,受温高雨少影响,华南、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以及四川等地气象干旱快速发展,给夏粮生產带来不小挑战。抗旱保丰收,及时灌溉是关键。在河南,全省组织228处大中型灌区引水19.76亿立方米,全面开展农田机井排查检修,投入各类排灌机械64.3万台,保障抗旱需要﹔在陕西,通过打深井、铺设临时灌溉管道等应急措施,最大程度减轻旱情影响,全力保障小麦生长关键期用水需求。除了抗旱,各地还高度重视对其他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控。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期,既有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又有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用药、精准防治,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為夏粮稳產保驾护航。正是这种上下一心、全力以赴的精神,让夏粮单產在艰难情况下依然保持基本持平。
夏粮稳產,责任落实是关键。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粮食生產责任扛在肩上、落在实处。安徽将粮食生產纳入地方党政绩效考核,“一把手”亲自督办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夏粮播种面积较上年增加17.5万亩,以实际行动筑牢粮食生產根基。河北不仅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入乡村振兴、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内容,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以奖代补”项目。截至4月初,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400万亩,约佔全省耕地面积的59%。各地通过层层压实责任,稳定种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让粮食生產责任落到实处,為夏粮稳產提供了坚实保障。
科技赋能為粮食生產插上翅膀。各地深入推进大面积单產提升行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深度融合,為夏粮稳產增添了科技动力。山东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实现了小麦单產提升,為夏粮增產作出贡献。陕西渭南打造8个专家包联的粮食大面积单產提升“万亩片”、21个“吨粮镇”,23个“吨粮村”和94万亩“三主融合”展示田,示范带动492万亩粮食作物实现大面积单產提升。如今的田野裡,随着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从水肥一体化技术到智能农机装备,正让农业生產从“看天吃饭”向“知天而作”转变,為粮食稳產提供了越来越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
成绩来之不易,固然值得欣喜,但粮食生產容不得半点鬆懈。当前,秋粮进入產量形成关键期,我们尤需保持这份韧性和干劲,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全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唯有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產能力,才能让大国粮仓根基更牢,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
关键词: